华泰联合证券:投行“看门人”失守?IPO项目频现问题,市场地位受挑战!
元描述: 华泰联合证券近年来保荐的多个IPO项目出现“清仓式分红”、“业绩变脸”等问题,甚至出现重要文件造假,引发监管关注。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逐年下滑,市场地位面临挑战。
引言: 近期,深交所匿名通报一起IPO警示案例,疑似指向发行人长晶科技重要文件公章系粘贴、销售订单存在事后编辑痕迹等情形,或折射出项目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的保荐业务执业质量问题。这并非个案,近年来,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多个IPO项目或存在“清仓式分红”、“业绩变脸”的情况,公司及保代亦因保荐业务收到多张罚单,暴露投行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。此外,近三年,华泰联合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逐年下滑,市场地位受到挑战。
华泰联合证券“看门人”失守?
华泰联合证券作为华泰证券旗下专注投行业务的公司,近年来在IPO保荐领域动作频频,但其保荐业务质量却受到市场质疑。
长晶科技IPO项目疑云重重
深交所发布的《发行上市审核动态(2024年第5期)》中,通报一起现场督导案例,指出某发行人经销收入核算规范性存在异常,例如销售订单与对账单等重要支持性文件上的公章系粘贴的图片、销售订单存在事后编辑痕迹等,并提及发行人可能存在压货安排。这些细节指向已终止的长晶科技的IPO项目,其保荐机构正是华泰联合证券。
对于长晶科技“重要文件公章系粘贴、销售订单存在事后编辑痕迹”的说法,蓝鲸新闻记者向华泰联合证券相关负责人求证,对方表示已在向投行部门了解相关情况,但截至发稿,记者尚未得到更多信息。
多个保荐项目“带病闯关”
除了长晶科技,华泰联合证券近年来保荐的多个IPO项目也存在问题。
- 通力股份: 2020至2022年,通力股份累计分红金额超过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之和的80%,属于“清仓式分红”。
- 华宝新能: 华泰联合证券保荐华宝新能上市,发行价高达237.5元/股,募资金额为58.29亿元。上市当年,华宝新能却出现扣非后净亏损2.63亿元,由盈转亏,股价大跌。
- 浩欧博: 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浩欧博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责任人被立案调查。浩欧博上市第二年便出现业绩“变脸”,归母净利润由上市首年同比增长52.24%断崖式下降至第二年同比下滑51.68%。
监管处罚不断,投行内部控制薄弱
由于多个保荐项目的“带病闯关”,华泰联合证券近年来也受到监管处罚。中证协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C(处罚处分类)显示,最近三年,华泰联合证券及公司保代因保荐业务收到多张罚单,暴露投行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。
投行业务收入下滑,市场地位受挑战
除了监管处罚,华泰联合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也出现下滑。公司年报显示,2021、2022年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35.58亿元、32.96亿元,2023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滑至24.91亿元。
如何改善?
一位头部券商投行人士指出,投行在承揽项目时需要避免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,导致项目存在硬伤而被撤回。对于华泰联合证券而言,重新审视和优化自身的风控流程,提升内部审核标准,或是推动投行业务重新回到上升轨道的明智之举。
总结:
华泰联合证券近年来保荐项目频现问题,暴露了投行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,并导致投行业务收入下滑,市场地位受到挑战。新国九条出台后,监管力度进一步收紧,各券商投行业务仍面临一定的压力。华泰联合证券需要重新审视和优化自身的风控流程,提升内部审核标准,才能重塑市场信心,推动投行业务重回正轨。
常见问题解答
Q1:华泰联合证券为何会保荐这么多问题项目?
A1: 华泰联合证券可能存在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。在追求市场份额和短期利益的情况下,对项目风险控制不足,导致一些问题项目“带病闯关”。
Q2: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项目出现问题,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?
A2: 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投资风险,例如股票价格下跌、投资回报率降低甚至亏损。
Q3:华泰联合证券在保荐项目中出现问题,监管机构会采取哪些措施?
A3: 监管机构可能会对华泰联合证券采取以下措施:
- 责令整改
- 罚款
- 取消保荐资格
Q4:华泰联合证券如何改善投行业务质量?
A4: 华泰联合证券需要加强内部控制,完善风控流程,提升内部审核标准,杜绝“带病闯关”现象。
Q5:华泰联合证券的市场地位会因此受到影响吗?
A5: 由于保荐项目频现问题,华泰联合证券的市场地位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,但最终取决于其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。
Q6: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项目?
A6: 投资者在投资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项目时,需要谨慎分析项目风险,并关注监管机构的公告和处罚信息,做好投资风险控制。